柳州市智慧校園平臺如何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?
在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的進程中,柳州依托智慧校園平臺建設,走出了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實踐路徑。該平臺從教學場景、管理模式到資源整合,全方位支撐區域教育質量的提升,逐步形成“以智促教、以數育人”的柳州經驗。
教學場景創新,激活課堂活力
平臺結合柳州工業城市特色,開發了融合本地產業案例的虛擬實訓模塊,通過模擬生產線、智能交互課件等工具,讓抽象知識具象化。教師可靈活調用柳州螺螄粉產業鏈、新能源汽車制造等本土化教學素材,使課程內容更貼近學生生活認知,激發學習興趣。

城鄉資源共享,促進教育均衡
針對柳州多山多水的特殊地理環境,平臺構建了市-縣-鄉三級聯動的數字資源池。市區優質師資通過遠程教研系統與縣域學校結對,開展常態化在線集體備課;鄉鎮學校可實時接入市級名師課堂,讓山區孩子也能享受優質教育資源。

智能管理賦能,優化教育生態
平臺將校園安全、教務管理等模塊與柳州“城市大腦”系統對接,實現校園突發事件應急響應與城市公共服務的聯動處置。通過無感考勤、能耗監測等智慧化手段,減輕教師行政負擔,讓教育工作者更專注于教學核心事務。

家校協同共育,傳承地方文化
結合柳州多民族聚居的特點,平臺開設了“柳江文化”“侗族非遺”等特色數字課程庫。家長可通過移動端參與親子共學,與孩子一起完成壯族織錦數字拼圖、侗族大歌云端傳唱等互動項目,讓地方文化傳承融入日常教育場景。

這一數字化轉型實踐,正悄然改變著柳州教育的面貌。通過智慧校園平臺的深度應用,柳州在保留地域教育特色的同時,正構建起面向未來的新型教育生態體系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