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定市教工管理系統建設方案——職業教育試點院校的校企雙元管理創新
為深化職業教育改革,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,保定市立足區域產業特色與職教資源優勢,創新推出教工管理系統建設方案,聚焦校企雙元管理模式升級,推動職業教育與區域經濟深度融合。

一、立足保定產業需求,構建職教管理新范式
保定作為京津冀先進制造產業帶重要節點城市,職業教育需緊密對接新能源、智能制造等特色產業。系統通過整合院校與企業雙向需求,搭建校企雙元管理平臺,實現教工崗位職責、教學標準與企業技術動態的無縫銜接。例如,針對長城汽車、英利集團等本地龍頭企業技術迭代需求,系統支持校企聯合制定師資能力畫像,精準匹配企業導師入校授課與院校教師駐企實踐。

二、系統核心功能:破解校企協同痛點
雙元檔案管理模塊
打通院校人事檔案與企業人才庫數據壁壘,實現教師“院校-企業”雙重角色信息動態更新。通過智能標簽分類,快速識別教師技術專長與企業項目需求關聯性,解決企業導師調度難、院校教師實踐資源分散等問題。
產教任務協同模塊
依托保定職教園區“一校一企”結對機制,支持校企聯合發布技術攻關、課程開發任務。系統內置任務優先級算法,結合教師專長自動推薦參與人選,提升產教融合項目落地效率。
質量動態監測模塊
引入企業技術標準與院校教學標準雙維度評價體系,實時監測校企合作課程實施效果。通過異常預警功能,協助院校動態調整教學方案,避免教學內容與產業實際脫節。

三、地域特色賦能,打造職教管理“保定樣本”
教工管理系統深度融入保定歷史文化名城基因,設置“工匠精神傳承”特色評價指標,將保定老字號技藝傳承、本土企業技術革新案例融入師資培養體系。同時,結合雄安新區建設需求,預留跨區域校企協作接口,助力保定職教資源輻射京津冀產業圈。

四、實施路徑:穩扎穩打,分步落地
首階段在保定市3所省級“雙高”院校試點,聯合本地行業協會共建管理標準;次階段擴展至先進制造、現代服務業領域10家重點企業,形成可復制的校企數據互通模式;最終覆蓋全市23所職業院校,構建具有全國示范效應的職教管理生態。

本方案以“輕量化改造、精準化服務”為原則,避免大規模硬件投入,通過現有教務系統接口嵌入雙元管理功能模塊,降低院校與企業接入門檻。




